大咖观点
Opinions
大咖观点 | 张芸: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及中国供应链发展现状
2022-04-29 转自《全球供应链趋势及中国供应链现状白皮书》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的第一年。十九大报告首次将物流和信息流纳入国家优先和需要加快发展的基础设施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等,对十四五期间我国物流体系建设进行了细致部署。   

回顾篇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大面积爆发以来,已经导致全球各国的经济活动都处于大幅度的停滞状态。虽然中国的疫情已趋稳定,但国际形势却不乐观,尤其是制造业,供应链出现断裂的情况比比皆是。我们当前仍然无法预测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将会如何发展,如果不能短期内开始得到有效的抑制,则势必将会进一步影响全球供应链的顺畅发展,而供应链受到最大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制造业。

我们知道,新冠疫情发展首先是对中国的企业产生了停工停产的问题,我们把它因为中国疫情对国际供应链造成的断裂称之为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因为其他国家相继发生疫情而导致国际的停工停产,反过来会影响中国供应链的供给。第三个阶段,随着各国新冠疫情陆续进入平稳可控的状态后,各国就会将重新审视并调整供应链的现状,应该会朝着减少供应链在某个区域过度集中,全球化的趋势会逐渐转向地方保护主义趋势。

大家就会问,疫情之后产业会不会如风潮般转移?据IDC的报告显示,现在各国很多的库存已经消耗殆尽。由于运输能力的限制也阻碍了零部件和原材料向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供应,也有很多货物积压在港口。全球供应链正在遭受严重干扰,也因此导致一些工厂关闭。现在很多大牌的企业已经意识到,数量庞大的供应商集中在某一个区域,将会极大地增加供应链的风险,这个结果也就是导致国外原有的采购由集中改为多样化,不想把产业过多地集中在中国。

我在前段时间看德国的官方电视台采访的一个孩子的妈妈,就说这个药没有办法及时供应,不是因为这个药生产不出来,而是因为这个药的原材料在中国,当时中国疫情很严重,所以这个原材料到不了德国。它这个实验室在现场做研发,给他孩子这个药厂提供原材料,所以这也是各国现在要将产业,尤其是产业链的环节往回撤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当然,短期内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毕竟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地区情况还比较严重,将产业链转移的可造性还是比较低的。除此之外,中国已经具备了非常完备的产业链,在全球具有特别独特的地位,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替代。全球供应商处在一个平衡,转移产业链意味着打破这个平衡,目前这种情况下不大可能发生。但是,如果疫情影响越大,破坏这个平衡的可能性就越大。

经历过2003年爆发的SARS对其所造成的产业停滞和破坏都有印象,但此次新冠疫情会带来更大的影响。原因在于这些年的发展,众多行业的供应链一体化程度导致的。这也是让我们制造业在这突发事件情况下供应链调整变得迫在眉睫。

    国际篇

就像恩格斯说过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被疫情冲击下的制造业供应链如何调,成为当前各国、各企业迫切要解决的重中之重的课题。

在疫情之前,各国已经开始重视供应链的战略发展。供应链的战略又有了一个新的调整,就像欧以美日为代表的,很重视全球供应链安全,以此来防范风险对关键产品、产业、基础设施的影响,都在构建供应链风险能够应对机制与弹性供应链,提升产业供应链,这是各国都在做的事。

像以英国举例来说,它首先是将供应链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其次,它是将供应链与制造业发展紧密结合,支持制造业供应链创新以及提升全球竞争力。另外,它也是通过融资、产业实践、供应链协调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

德国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提升工业制造业的智能、领先和安全水平。德国提出工业4.0我们都知道,但是工业4.0核心的就是两点,叫“双领先战略”,领先的供应商战略和领先的生产战略,这都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前者它是要做全球最有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后者是要在德国形成一个供应商生态系统,以大型制造业为龙头,中小企业相配套的一个产业生态,形成发展合力及全球标准。

美国是将供应链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全球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提高制造业、国防以及高技术领域的供应链弹性,同时对供应链安全立法。另外加强与盟国在供应链安全方面进行一个合作。

日本一直就很重视全球供应链的构建和区域经济合作。国内市场比较小,所以就开拓世界级市场及贸易,吸引众多的全球人才与资金、物力来进行聚集。二是应对供应链风险建设可持续供应链。第三点是完善物流供应链体系。

启示篇

我们国家也在2021年3月26日从工信部开始,开展了一系列的固链行动,聚焦重点制造业的产业链,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

制造业的供应链有多重要?我们可以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大家都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下跌归咎于劳动力成本走高。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像德国和瑞士这种劳动力成本奇高的国家是不是早就不应该有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了?我们认真想想,这两个国家劳动力成本比美国还要高出20%到30%,但恰恰是他们在制造业的金字塔顶端游刃有余。这些年全球自动化水平、智能化水平在不断地提升。智能设备、创新技术、跨行业的新型商业模式突飞猛进的发展。借助高度自动化以及商业模式的改变,德国、瑞士不仅可以继续把控高端精密技术设备的生产,同时还可能恢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部分江山。我们知道,早期像耐克鞋是在国外生产,后来进入中国,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低。但是当出现机器人能够代替大量人工在加工制造流水线上的重复作业时,仓库内可以实现非常高的自动化存储及分拣时,借助这些技术,生产一双鞋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在中国靠人工成本来获得的利润。所以,我们所说的劳工价格本身对未来制造业而言,已经不再是决胜要素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德国、瑞士劳动力成本这么高,不仅在全球制造业的金字塔顶端屹立不倒,在原本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同样拥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谈到自动化,其实中国很多工厂自动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了。如果单纯从设备使用这个领域来说,甚至部分已经实现了我们所说的物联网的概念。但我们要想一想,如果产品本身开始质量不行,在市场上并不具备很高的竞争力,即使实现了高度互联,产出的产品,质量和性能能好吗?在中国生产,劳动力成本或许有些低,但物流成本还是比较高的。这种在国内普遍存在的长供应链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很多产业的需要了,从时尚界到汽车行业都是如此。

我们就要说一说,什么是供应链?

供应链的定义不仅仅是采购。我们经常听到将供应链等同于采购一说。供应链首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的,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及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供应链是组织形态。我们不能单纯考虑它买和卖的关系。尤其源头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它就是供应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之后涉及到原材料、半成品的采购,然后进入至关重要的生产制造环节,我们熟悉的销售环节和我们不重视的服务环节。

这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到智慧供应链阶段。而且随着供应链协同的广度和深度的答复拓展,供应链整合能力和协同能力已经不是单个企业的事了。供应链由最初的各个企业之间的独立竞争,已经发展为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竞争,乃至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供应链能力已经成为一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各国才会这么重视。

从地理范围来说,从空间上来说,供应链肯定是跨区域的。这是汽车的全球供应链图。从汽车各个零部件上来看,轿车有12000多种零部件。这些零部件从减振器、轮胎、后视镜、座椅到变速箱、离合器、发动机、方向盘、刹车片、车桥等等非常的多,既有技术含量较高的芯片类,也有软件控制系统,都是由全球各个企业合力来完成的,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独立生产汽车的所有零部件和控制系统。

飞机的零部件更多,有12万左右个零部件。它的零部件来源于全球各个国家,这张图也充分显示了跨国界的供应链。不仅是零部件,再往前的原材料更是来自于全球。

服装,现在从原材料到中间供应商,到制衣厂,到经销商,再到最终客户,也远远超出了国界。设计可能在欧洲,在法国、在意大利。原材料自多个国家,可能以亚洲为主。制造,中国、印度都有很多的制造工厂。销售,更是如此,又是全球化的。

总结篇

那么既然是全球性的供应链,那么制造业供应链如何才能做到快速响应市场,迅速调整设计、采购、生产呢? 

首先,制造业的柔性日益被提到日程上。制造业供应链的柔性化要求加速了技术的升级。热度很高的AI、人工智能、数字化等等,不仅仅是方便了我们在线视频、协同办公、网上购物、无人驾驶这些单点的体验,更多的是通过这些先进的分析和技术,可以对供应链风险进行评估,从而起到帮助企业确定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供应链信息的时时可视化可以更好帮助企业更快地响应干扰事件。同时供应链在与物联网、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时候就会加快这些新技术的应用,管理也会不断地被迭代。全链条的信息共享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说柔性,柔性更多是指面对供应链不确定时的反应能力。当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供应链能够及时作出调整,并且能够维持运转。在生产阶段,企业可以怎么做呢?提高生产线的通用性。举个例子,一种方式是产品可以共线、混线生产。第二种方式在同一个固定的空间,例如总装车间,部件生产车间,当某种生产线所制造出的产品已经不适用于生产最初评估的市场之后,可以快速更换生产线,这也是生产线的通用性应用。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就要想到如何保证它的通用性和柔性。同时在保证品质、成本、交期的前提下,生产线能够在不同产品中高度自由切换,从而灵活调整生产策略,随时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释放产能。我们说制造业供应链的柔性,技术升级会有力地支撑制造业在这方面转型。在供应链这个环节,我们可以更好地融入市场,而不是被动地受市场影响。

其次,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成为制造业的标配。我们知道在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尤其是变动的情况下,如果我能够快速响应,就可以有时间来解决危机。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增强信息化的处理能力,提高供应链动态应对风险的能力。企业现在大力推广信息化,但如果信息化只是一个个独立不交换的单点,就无法实现全过程的控制。我们要推广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监控体系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计划,要做到整个供应链全程的可视、可追溯,对各节点的、过程状态的监控能及时、可控。上下游企业进行充分协同,提高供应链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数字化管理的供应链是跨行业、跨企业的。要发挥核心企业链主的带动作用,上下游供应链企业要积极参与联动,才能稳定供应链的运营,提高应急反应的效应。

供应链的柔性,就是安全与弹性、柔性。要将供应链上的采购端供应商,原材料的服务商,运输、包装,库房的提供者等等,放在一个供应链平台上,通过技术手段,通过标准化的定义,包括商务条款的标准化定义,实现什么?全过程透明化的可控,才能真正实现弹性,实现柔性。   

第三,重视供应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这点我们说的很多,但是做的很少。深度融合既包括终端产品与其上下游原材料供应商、物流服务商、信息服务商、消费者之间,同时还要加强枢纽与腹地的生产、流通、贸易等大型企业这种横向的衔接。要提高市场的参与度,发展集中的仓储、配送一体化的运作模式,这也是深度融合。推动供应链协同机制,完善全链条的供应链。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分工协作,发展服务型的制造业,打造一批供应链上下游的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企业,才能保障供应链的持续发展。

供应链的发展是整体协同,在整个链条上从制造端到供应端到销售端,都是不断被优化的。横向的我们很少关注,关注的纵向。我们不仅要纵向深度融合,横向跨界、跨行业、跨产业融合,整个形成供应链网状的合作。

供应链的调整,敏捷、柔性能力的提升,要有不同的维度,既要从管理上降低供应链的成本,也要考虑到它的反应速度。单纯供应链本身可能体现不了价值,但是如果从降低资本应用的角度,它的价值就很高。采购能力要提升,供应链的网络优化要提升,供应链的计划要提升,配送要提升,库存也要提升。

第四,标准化是基石。供应链的调整要做柔性化,要加强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智能化的前提是什么?标准化。企业内部如果能够快速在同一个生产线上生产出不同的产品,那么这个产品在生产制造之初,在设计的时候是要做好模块化。只有模块化才能形成灵活机制、组团式的生产模式。车间内的生产模式,也要做成模块化的,才可以快速进行调整变革。柔性化、智能化,如果标准化没有达成,那基本上就是空谈。

高效的供应链服务肯定是社会化协同,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社会化能否真正实现高效协同,也是取决于有没有定义标准。在运输方式上要达成多式联运,服务规则标准、设备衔接标准、信息沟通标准。。。。。。如果没有一系列的标准,还谈不上高效的供应链协同。

有了标准之后,可以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也可以将不可能实现的变为现实。这张图上是大众德累斯顿透明工厂。工厂建在德累斯顿这座文化古城的市中心。如果大量的卡车,每天不断的穿过市中心,将生产轿车所需的零部件运输到工厂,将会对城市居民、城市交通造成巨大的干扰。如何解决此问题呢?用的是城市轨道交通。将城轨车厢内的座椅卸掉,做成一列货运火车的方式,将汽车零部件配送至工厂。这里就有N多个标准得实现。首先是运输过来的是拣选好的模块化上线的零部件,以标准器具装载。这时候如果零部件缺少了,你是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一小时或者是十分钟内就近把零部件拿过来,那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快速响应的要求,就必须定义上下游协同的标准。组装是大众汽车,供应物流的,存储零部件的是货运村的物流服务商,它们之间的协同、协作,以一种什么样的数据传输的标准,服务的标准,这都需要事先达成。我们随着城市的扩张,许多企业必须进行外迁,因为工厂货物的进,产成品的出,干扰了城市。如果能借鉴大众透明工厂供应链的方式,既解决了城市的困扰,也减少了制造企业无休止搬迁的损失,也是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的好事儿。但这些都必须在标准化得以实现的前提才可以做。

这个是造船厂,我们知道船厂很麻烦,很大,尤其是像图片上豪华游轮,非常大,怎么制造呢?制造过程是也是用的标准化。这个迈尔是很有名的一家豪华游轮制造企业,它的方法类似于我们孩子玩的乐高游戏。我们知道乐高游戏有很多的玩具,小型的塑料、积木,可以快速组件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东西,做成楼房、汽车,它的逻辑是一样的。它的逻辑类似搭建乐高积木的方式,这些如果形成了标准化以后,不论多么复杂的,都可以将其完成。既可以在一个地方完成,也可以将它分摊到各个地方进行完成,然后进行组装。组装完了以后把厂房拆掉,放水进来,游轮就驶出了。

我们现在都在提实时监控。实时监控的应用也很多,像对各地仓库的三维监控都能实现。这里体现的就是信息化软件的标准化的定义,才能实现接口共享。

标准化是确保持续性的有效工具,只有标准化才能固化。当你达到一定的标准化之后,并将其固化,才可以上另外一个台阶。供应链同样如此,刚才说到它的复杂性,跨行业性,市场的不稳定性,必须要从标准入手。供应链的协同,制造业供应链的调整,要同标准入手。

第五,供应链标准的制定,要从设计开始,要重视规划。经常有企业愿意做规划,但是高度不够。规划是一把手工程。如果是个企业那就是董事长、总经理,如果是座城市,那就是市长、市委书记,或者县长、县委书记。只有是一把手工程才可能去做可落地的规划。顶层设计很重要,顶层设计界定了你的起点高度,供应链的协调和服务标准要从顶层设计开始。规划设计可能确保达成领先优势。不能当在设计之初,就落后了。不知道外面的行业是怎么样,外面的趋势是怎么样,容易落地就落后。只有在规划层面领先,在实际制造过程中才会达成领先优势。所以每一次的规划不是复制,原来的工厂是这样,把它复制到新工厂,这个不叫规划。规划,首先当然要借鉴已有的方案和经验,这样可以减少你的差错,规避一些风险,但它不是复制。每一次规划都要有创新,有与当前在用的新技术进行结合,这叫规划。

第六,供应链调整规划完成之后,要注重与操作层面的完美交接。如何将规划落地呢?就像400米接力一样,前一棒的人往前多伸一伸手,后棒接力的人往后伸一伸。在规划方案确定的时候,操作层面的人要介入,要对规划方案充分理解。操作层面的人并不知道完整规划的思路,他只是对一个环节进行负责,所在的位置决定了他的视野,所以规划端要往前伸一伸,扶持一把。同时任何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基于市场的变动,情况的变动都要有调整。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木桶短板原理同样在方案执行层面也是。方案执行的效果取决于你的短板,所以规划与操作执行的完美交接棒,要求充分协同。    

政策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强化资源、技术、装备支撑,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

培育智慧物流,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发展高铁快运等铁路快捷货运产品,加强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提升国际海运竞争力。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统筹物流枢纽设施、骨干线路、区域分拨中心和末端配送节点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商贸流通标准化建设和绿色发展。加快建立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

《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3月)

国家级铁路发展规划要合理布局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优化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结构;加快推动铁路进港口、物流园区和大型工矿企业,推动大宗及中长途货物运输向铁路转移。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2月)

到2035年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交通运输部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 (交规划发2021年1月)

到2035年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发改委2020年8月)

积极推进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支持大型工业园区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吸引第三方物流企业进驻并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

《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5月)

完善证照和许可办理程序。加快运输领域资质证照电子化,推动线上办理签注。优化大件运输跨省并联许可服务,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科学推进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深入推进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细化执法流程,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治超执法标准。分车型、分阶段有序开展治理货运车辆非法改装工作,逐步淘汰各种不合规车型。组织开展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专项治理行动。

维护道路货运市场正常秩序。建立严厉打击高速公路、国省道车匪路霸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重点规范车辆通行、停车服务、道路救援等领域市场秩序。

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停靠管理。持续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完善以综合物流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三级配送网络,合理设置城市配送车辆停靠装卸相关设施。鼓励发展共同配送、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分时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改进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工作,明确城市配送车辆的概念范围,放宽标准化轻微型配送车辆通行限制,对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给予更多通行便利。研究将城市配送车辆停靠接卸场地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规范。

推进通关便利化。推动港口、口岸等场所作业单证无纸化,压缩单证流转时间,提升货物进出港效率。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展监管、查验指令信息与港口信息双向交互试点,提高进出口货物提离速度。持续推进进出口“提前申报”,优化“两步申报”通关模式。梳理海运、通关环节审批管理事项和监管证件,对不合理或不能适应监管需要的,按规定予以取消或退出口岸验核。

深化铁路市场化改革。选取铁路路网密集、货运需求量大、运输供求矛盾较突出的地区和部分重要铁路货运线路(含疏运体系)开展铁路市场化改革综合试点,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展投融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绩效管理、运输组织等改革。持续完善铁路货物运输价格灵活调整机制,及时灵敏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货运场站、仓储等物流设施建设和运营。

保障物流用地需求。对国家及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国家物流枢纽、铁路专用线、冷链物流设施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在建设用地指标方面给予重点保障。支持利用铁路划拨用地等存量土地建设物流设施。指导地方按照有关规定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物流基础设施。

完善物流用地考核。指导地方政府合理设置物流用地绩效考核指标。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对提高自有工业用地或仓储用地利用率、容积率并用于仓储、分拨转运等物流设施建设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物流企业融资支持,鼓励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依托核心企业加强对上下游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作用,推广“信易贷”模式。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和差异化考核激励政策,明确尽职认定标准和免责条件。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物流产业发展基金。

完善风险补偿分担机制。鼓励保险公司为物流企业获取信贷融资提供保证保险增信支持,加大政策性担保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担保支持力度。发挥商业保险优势,支持保险公司开发物流企业综合保险产品和物流新兴业态从业人员的意外、医疗保险产品。

落实物流领域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好大宗商品仓储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等物流减税降费政策。

降低公路通行成本。结合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引导拥堵路段、时段车辆科学分流,进一步提高通行效率。深化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改革。加强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后的路网运行保障,确保不增加货车通行费总体负担。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回购经营性普通收费公路收费权,对车辆实行免费通行。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切实降低冷鲜猪肉等鲜活农产品运输成本。

降低铁路航空货运收费。精简铁路货运杂费项目,降低运杂费迟交金收费标准,严格落实取消货物运输变更手续费。大力推行大宗货物“一口价”运输。严格落实铁路专用线领域收费目录清单和公示制度,对目录清单外的收费项目以及地方政府附加收费、专用线产权单位或经营单位收费等进行清理规范。制定铁路专用线服务价格行为规则,规范铁路专用线、自备车维修服务收费行为,进一步降低收费标准,严禁通过提高或变相提高其他收费的方式冲抵降费效果。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优化班列运输组织,加强资源整合,推进“中转集散”,规范不良竞争行为,进一步降低班列开行成本。将机场货站运抵费归并纳入货物处理费。

规范海运口岸收费。降低港口、检验检疫等收费。对海运口岸收费进行专项清理整顿,进一步精简合并收费项目,完善海运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清单外无收费项目。研究将港口设施保安费等并入港口作业包干费,降低部分政府定价的港口收费标准。依法规范港口企业和船公司收费行为。降低集装箱进出口常规收费水平。

加强物流领域收费行为监管。对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收费项目,及时降低偏高收费标准;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收费项目,研究建立收费行为规则和指南。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和标准公示制度,对不按公示价格标准收费或随意增加收费项目等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依法查处强制收费、只收费不服务、超标准收费等违规违法行为。

推动物流信息开放共享。在确保信息安全前提下,交通运输、公安交管、铁路、港口、航空等单位要向社会开放与物流相关的公共信息。按照安全共享和对等互利的原则,推动铁路企业与港口、物流等企业信息系统对接,完善信息接口等标准,加强列车到发时刻等信息开放。研究建立全国多式联运公共信息系统,推行标准化数据接口和协议,更大程度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降低货车定位信息成本。对出厂前已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货运车辆,任何单位不得要求重复加装卫星定位装置。规范货运车辆定位信息服务商收费行为,减轻货运车辆定位信息成本负担。

破除多式联运“中梗阻”。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对铁路专用线、多式联运场站等物流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铁路专用线进港口设计规范,促进铁路专用线进港口、进大型工矿企业、进物流枢纽。持续推进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和三峡翻坝综合转运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长江等内河航运能力。加快推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以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为重点,推广应用多式联运运单,加快发展“一单制”联运服务。

完善物流标准规范体系。推广应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货运车辆、内河船舶船型、标准化托盘和包装基础模数,带动上下游物流装载器具标准化。(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与国际标准接轨,适应多式联运发展需求,推广应用内陆集装箱(系列2),加强特定货类安全装载标准研究,减少重复掏箱装箱。

推进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研究制定2021—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整合优化存量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作体系,系统性降低全程运输、仓储等物流成本。继续实施示范物流园区工程,示范带动骨干物流园区互联成网。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有针对性补齐城乡冷链物流设施短板,整合冷链物流以及农产品生产、流通资源,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水平,降低冷链物流成本。加强县乡村共同配送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移动冷库等新型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整合储备、运输、配送等各类存量基础设施资源,加快补齐特定区域、特定领域应急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提高紧急情况下应急物流保障能力。

培育骨干物流企业。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国际海运企业,推动构建与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相适应的国际航运网络。严格落实网络货运平台运营相关法规和标准,促进公路货运新业态规范发展。鼓励物流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物流全链条服务商转型。

提高现代供应链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总结推广试点成功经验和模式,提高资金、存货周转效率,促进现代供应链与农业、工业、商贸流通业等融合创新。研究制定现代供应链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的现代供应链。

加快发展智慧物流。积极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建设,加快货物管理、运输服务、场站设施等数字化升级。推进新兴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应用,提高仓储、运输、分拨配送等物流环节的自动化、智慧化水平。

积极发展绿色物流。深入推动货物包装和物流器具绿色化、减量化,鼓励企业研发使用可循环的绿色包装和可降解的绿色包材。加快推动建立托盘等标准化装载器具循环共用体系,减少企业重复投入。

《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发改高技〔2020〕1157号)

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促进形成政企多方参与、高效联动、信息共享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结合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健全政府社会协同共治机制,构建政企数字供应链,以数据流引领带动物资流、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有力支撑城市应急、治理和服务。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水电路网等城市设施智慧化改造。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及生产力布局,加快推进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完善智慧城市联网应用标准,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一体化数字治理和服务。

 培育产业平台化发展生态。着力发挥互联网平台对传统产业的赋能和效益倍增作用,打造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开展重大工程布局,支持传统龙头企业、互联网企业打造平台生态,提供信息撮合、交易服务和物流配送等综合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依法依规为平台提供金融服务。建设跨产业的信息融通平台,促进农业全流程、全产业链线上一体化发展。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广,发挥已建平台作用,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支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发展服务衍生制造,鼓励电子商务、转型服务等行业企业向制造环节拓展业务。大力发展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

加快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助力降低数字化转型难度,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业务发展模式,提升企业发展活力。组织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中小微企业联动机制,发展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鼓励各类平台、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实行一定的服务费用减免。培育一批数字化服务企业和创新应用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组织面向数字化转型基础软件、技术、算法等联合攻关。鼓励发展开源社区,支持开放软件源代码、硬件设计和应用服务。

 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实现产业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实施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支持建设数字供应链,推动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共享。支持具有产业链、供应链带动能力的核心企业打造产业“数据中台”,以信息流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产业服务化新生态。支持出口园区和基地创新数字服务出口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贸易。

发展基于新技术的“无人经济”。充分发挥智能应用的作用,促进生产、流通、服务降本增效。支持建设智能工厂,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智能化、工厂运营管理现代化。发展智慧农业,支持适应不同作物和环境的智能农机研发应用。支持建设自动驾驶、自动装卸堆存、无人配送等技术应用基础设施。发展危险作业机器人,满足恶劣条件应用需求。试点探索完善智能公共服务新业态涉及的交通、食品等领域安全发展政策标准。

大力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着力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打造兼职就业、副业创业等多种形式蓬勃发展格局。支持线上多样化社交、短视频平台有序发展,鼓励微创新、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等万众创新。引导“宅经济”合理发展,促进线上直播等服务新方式规范健康发展。

《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发改经贸2019年2月) 

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物流骨干网络的关键节点,选择部分基础条件成熟的承载城市,启动第一批15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培育形成一批资源整合能力强、运营模式先进的枢纽运营企业,促进区域内和跨区域物流活动组织化、规模化、网络化运行。

加强联运转运衔接设施短板建设。发挥政府投资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公铁、铁水、空陆等不同运输方式的转运场站和“不落地”装卸设施等的投入力度,提高一体化转运衔接能力和货物快速换装便捷性,破解制约物流整体运作效率提升的瓶颈。推动具备条件的物流园区引入铁路专用线。加强入港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短板建设,支持铁路专用线进码头,打通公铁水联运衔接“最后一公里”,实现铁路货运场站与港口码头、前方堆场等的无缝衔接。

完善城乡消费物流体系。实施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完善城乡配送网络,鼓励企业在城乡和具备条件的村建立物流配送网点,加强公用型城市配送节点和社区配送设施建设,将末端配送设施纳入社区统一管理,推进设施共享共用,支持试点城市和企业加快构建城乡双向畅通的物流配送网络。实施“邮政在乡”工程,完善县乡村三级邮政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升级“快递下乡”工程,加快农村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建设,提升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发展面向乡镇(村)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建立资源共享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完善工作,鼓励和引导城市共同配送公共信息平台加强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效衔接,促进相关部门、大型市场主体的物流公共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在保障信息安全的情况下,扩大物流相关信息公开范围和内容,为物流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查询提供便利。依托骨干物流信息平台试点单位,探索市场化机制下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利用的新模式,推动建立国家骨干物流信息网络,畅通物流信息链,加强社会物流活动全程监测预警、实时跟踪查询。依托行业协会实施全国百家骨干物流园区“互联互通”工程,促进信息匹配、交易撮合、资源协同。

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利用枢纽聚集的大量物流资源,为制造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降低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提升区域制造企业竞争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以深化实施“互联网+”高效物流和物流降本增效专项行动为突破口,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研究出台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物流企业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做供应链管理库存、“线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解决方案。实施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支持物流企业开展服务化转型。增加开行面向大型厂矿、制造业基地等的“点对点”直达货运列车,提高协议制运输比重,扩大大宗物资运量运能互保协议范围,2019年力争达到25亿吨左右。加快发展面向集成电路、生物制药、高端电子消费产品等高附加值制造业的航空货运服务,加大“卡车航班”开行力度,构建高价值商品的快捷物流服务网络。

积极推动物流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大重大智能物流技术研发力度,加强物流核心装备设施研发攻关,推动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化。开展物流智能装备首台(套)示范应用,推动物流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自主化、安全化方向发展。研究推广尺寸和类型适宜的内陆集装箱,提高集装箱装载和运送能力。在适宜线路开展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推广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装备,提升铁路运能。

提升制造业供应链智慧化水平。鼓励物流和供应链企业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发面向加工制造企业的物流大数据、云计算产品,提高数据服务能力,协助制造企业及时感知市场变化,增强制造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捕捉能力、响应能力和敏捷调整能力。鼓励发展以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资源高度共享为特征的虚拟生产、云制造等现代供应链模式,提升全物流链条的价值创造水平。

发挥物流对农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聚焦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加强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利用产地现有常温仓储设施改造或就近新建产后预冷、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开展分拣、包装等流通加工业务。鼓励企业创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经营模式,开展多品种经营和“产销双向合作”,提高淡季期间设施利用率。加强邮政、快递物流与特色农产品产地合作,畅通农产品“上行”通道。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全程监控平台,加强全程温度、湿度监控,减少“断链”隐患,保障生鲜农产品品质和消费安全。鼓励和引导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拓展社区服务网点,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冷链物流新模式,改善消费者体验。推动地方全面落实冷链物流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与工业同价政策。

发展物流新服务模式。健全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以网络为依托的货运新业态规范有序发展。大幅提高铁路企业开行班列化货物列车数量。优化铁路班列运行组织方案,推动铁路“门到门”运输全程可追踪,提供信息查询服务。探索开行国内冷链货运班列和“点对点”铁路冷链运输。发展铁路危化品运输。发展“端到端”的物流模式。鼓励和支持云仓等共享物流模式、共同配送、集中配送、夜间配送、分时配送等先进物流组织方式发展,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探索发展无人机配送等创新模式。

实施物流智能化改造行动。大力发展数字物流,加强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货、车(船、飞机)、场等物流要素数字化。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物流软件智慧化水平。支持物流园区和大型仓储设施等应用物联网技术,鼓励货运车辆加装智能设备,加快数字化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实现物流信息采集标准化、处理电子化、交互自动化。发展机械化、智能化立体仓库,加快普及“信息系统+货架、托盘、叉车”的仓库基本技术配置,推动平层仓储设施向立体化网格结构升级。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乡村建设智慧物流配送中心。鼓励各地为布局建设和推广应用智能快(邮)件箱提供场地等方面的便利。

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总结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工作经验,研究制定统一的多式联运服务规则,完善多式联运转运、装卸场站等物流设施标准,力争在货物交接、合同运单、信息共享、责任划分、货损理赔等方面实现突破。加快建设多式联运公共信息平台,促进货源与公铁水空等运力资源有效匹配,降低车船等载运工具空驶率。依托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开发“一站式”多式联运服务产品,加快实现集装箱多式联运“一单制”。研究在适宜线路开展驮背运输。发展海铁联运班列。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动LNG罐箱多式联运。

促进物流供应链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物流供应链系统化组织、专业化分工、协同化合作和敏捷化调整的优势,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的供应链企业,提高生产、流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综合运行效率效益。支持具备条件的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发展基于核心企业的“链主型”供应链,将上下游小微企业整合嵌入生产经营过程,强化资源系统整合与优化能力;发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型”供应链,重点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资源整体配置效率;发展依托专业化分工的“互补型”供应链,实现资源和渠道的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协同发展水平;发展基于区域内分工协作的“区块型”供应链,促进区域内企业高效协同和集聚化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发展基于存货控制的“共享型”供应链,打通与整合生产、分销等各环节的库存管理,促进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统仓共配。

加快国际物流发展。深入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建立现场查验联动机制,推进跨部门协同共管,鼓励应用智能化查验设施设备,推动口岸物流信息电子化,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提高口岸物流服务效率,提升通道国际物流便利化水平。加强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建设,完善境外沿线物流节点、渠道网络布局。积极推动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大型综合物流基地,促进大型集结中心建设。加大中欧班列组织协调和品牌宣传力度,利用进口博览会等平台引导班列运营公司加强与中亚、欧洲沿线各国的大型生产制造企业的对接,针对大型企业打造“量身定做”的班列物流服务产品,促进中欧班列双向均衡运行,提升中欧班列国际物流服务能力与质量。

加快绿色物流发展。持续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力度。研究推广清洁能源(LNG)、无轨双源电动货车、新能源(纯电动)车辆和船舶,加快岸电设施建设,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加快车用LNG加气站、内河船舶LNG加注站、充电桩布局,在批发市场、快递转运中心、物流园区等建设充电基础设施。鼓励企业使用符合标准的低碳环保配送车型。落实新能源货车差别化通行管理政策,提供通行便利,扩大通行范围,对纯电动轻型货车少限行甚至不限行。发展绿色仓储,鼓励和支持在物流园区、大型仓储设施应用绿色建筑材料、节能技术与装备以及能源合同管理等节能管理模式。以绿色物流为突破口,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使用绿色包材,推广循环包装,减少过度包装和二次包装,推行实施货物包装和物流器具绿色化、减量化。

促进标准化单元化物流设施设备应用。精简货运车型规格数量,严查严处货车非法改装企业。研究制定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稳步开展超长平板半挂车、超长集装箱半挂车等非标货运车辆治理工作。合理设置过渡期,通过既有政策措施加快淘汰存量非标货运车辆和鼓励应用中置轴厢式货车等标准厢式货运车辆,推动货运车辆市场平稳过渡和转型升级。推动城市配送车辆结构升级,逐步建立以新能源配送车辆为主体、小型末端配送车辆为补充的配送车辆体系。支持集装箱、托盘、笼车、周转箱等单元化装载器具循环共用以及托盘服务运营体系建设,推动二手集装箱交易流转。鼓励和支持公共“挂车池”“运力池”“托盘池”等共享模式和甩挂运输等新型运输发展。鼓励企业使用智能化托盘等集装单元化技术,研发使用适应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的可重复使用的冷藏箱或保冷袋,提升配送效率。鼓励企业使用1200mm×1000mm的标准托盘。加快物流信息、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等标准对接。

深化物流领域“放管服”改革。按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原则,简化物流企业开展业务的行政审批手续,最大程度减少对物流企业业务创新的制约。规范、简化铁路专用线接轨审查手续、压缩审查时间。在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的基础上,支持地方在物流领域开展“一照多址”改革。精简快递分支机构办理手续,2019年内将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审批时间缩短至法定时限一半以内,全面实施快递末端网点备案管理。加快推动道路货运车辆异地审验工作,2019年12月底前全面实现普通货运车辆全国跨省异地审验。深入推进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

推进铁路货运服务提质增效。清理规范铁路运输企业开展专用线、专用铁路、自备货车、自备机车等铁路运输设备代维护、维修及运用环节相关服务收费。进一步开放专用线代运营代维护、自备车检修、铁路运输两端短驳等市场,允许工程施工、装备制造、社会物流企业等参与并提供相关服务,促进降低铁路物流成本水平。支持铁路运输企业开展载运工具共管共用试点,降低企业自备载运工具运用成本。完善铁路运价灵活调整机制,进一步清理规范铁路货运经营服务性收费,推动货物运输由公路向铁路转移。研究推动160公里时速的新型货运列车投入使用,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运行图。

降低车辆通行和港口物流成本。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加快修订出台《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完善货车使用ETC非现金支付等优惠政策。深入推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试点工作,总结经验,逐步扩大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范围。降低水路运输过闸费。进一步清理港口收费,合理降低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收费目录清单和公示制度,严禁违规收费。

提升城市物流管理水平。科学制定城市物流政策,指导城市提高配送车辆通行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合理规划城市货运通道,避免“一刀切”限行。实行分车型、分时段、分路段通行管控,有效释放货运通行路权,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的必要需求。鼓励地方政府在城市中心区建设一批公共物流配送中心,通过租赁等方式为服务居民生活的物流企业提供必要经营场所。完善城市物流配送装卸、停靠作业设施。指导企业按照新近发布的《物流建筑设计规范》等标准要求,建设大型物流仓储设施,应用大型分拣作业流水线,便利企业经营。在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并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允许在物流仓储设施内从事再包装等流通加工业务。在货物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追踪的情况下,研究出台允许动检证变更目的地的操作规范,为冷链物流跨区域分拨提供便利。

完善现代物流业统计制度。加快研究建立物流行业统计分类标准。研究完善反映物流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高质量发展的监测指标体系。加大对物流统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落实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加快企业样本库扩容提质,加强对物流重点企业运营成本、效率的监测。利用骨干物流平台开展公路物流监测。

健全物流标准规范体系。完善物流标准体系,对不适应国民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转化或废止。深入推进物流标准化试点示范和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等工作,加强已发布物流标准在物流领域相关试点示范中的应用,提升物流标准化水平。支持具备条件的物流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构建物流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研究编制并适时发布“中国物流发展指数”,从物流发展质量、效率、动力、贡献等方面,对我国物流发展质量水平进行客观、全面、可量化的综合性评价,为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可量化的参考依据。

健全完善物流行业信用体系。研究出台运输物流行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黑名单”管理办法,明确严重失信企业标准,构建政府层面失信惩戒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社会信用机构作用,组织建立物流企业信用联盟,鼓励开发针对物流行业的信用产品,推动信用信息市场化应用,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效果。

创新用地支持政策。加强城市物流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协同衔接。指导地方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地方政府利用有效载体和多种渠道整合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资源,用于物流用途。探索政府负责土地平整并建设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企业负责建设经营性物流基础设施,约定土地物流用途并长期租赁的新型物流用地供应保障模式。研究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的支持政策。铁路划拨用地用于物流相关设施建设,从事长期租赁等物流经营活动的,可在五年内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期满及涉及转让需办理相关用地手续的,按新的用途、权利类型和市场价格以协议方式办理。对企业利用原有土地进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在办理规划条件、规划许可等方面予以支持。

加强投融资支持方式创新。按照“扶优做强”原则,研究设立国家物流枢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国家物流枢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或大型物流企业集团等发起物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加强重要节点物流设施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拓展市场化主动融资渠道,稳定企业融资链条。鼓励持牌金融机构在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范围内开发基于供应链的金融产品,引导和支持资金流向实体企业,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发改委交通部2018年12月)

 到2025年,布局建设15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推动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至12%左右。

展望篇

产业智能化趋势将加速供应链物流体系提升的推进。今天的中国正成为产业智能化最激进的一个试验场,每一个行业都在被产业智能化所改造。这是一个巨大的趋势。产业智能变革给我们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升,通过技术变革的方式再造了工业的人文环境。那些重复性重体力搬运工,可能断指的、可能患上尘肺的产业工人,被码垛机器人、搬运机器人、施釉机器人所代替。

智能制造下企业物流系统改善需求凸显。面对智能制造日益提高的个性化客户需求、人机工程学水平及生产作业效率,如何来有效组织和管理物流活动,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智能化效率,打造数字化管理,智能物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没有智能物流,就没有办法做到智能制造。

最主要的还是制造业企业在思维和认识上进行提升。智能物流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系统、综合的概念,无论是物流企业的科技之路还是科技企业的物流之路,最终的竞争结果都将取决于物流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但这并不是说要企业盲目地引进所有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智能制造还要求相应的物流体系进行匹配。

自动化的生产必然要求物料精准配送,这会涉及到一系列环节,要倒推至供应链的前端。重量和外型尺寸繁杂多样的物料自动化配送上线,就需要做到物流器具标准化,需要做到每种零件与物流器具的对应关系标准化,进而需要在给供应商下采购订单的时候就要求其按照对应关系提供最小包装单元的零件。这些涉及到产业链条上一系列环节的工作。如果前期这些工作根本没有做或者没有做细致,在总装环节即使有再多的高科技设备也是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因此,制造业物流“智”的飞越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环环相扣,需要有系统性思维,应按照点-线-面做好统筹。如果不是以这种思维来考虑,只是从运作流程的一个点去做升级改造,肯定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物流如同血液和经络贯穿了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的全过程。因此,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实现智慧物流,而且想认真去做,首先要做好“伤筋动骨”的准备。从头到尾的环节会涉及到:产品包装外观尺寸设计、采购模式、供应商管理、生产排产计划、要料方式、信息系统之间的衔接、产线布局、厂房和库房的建筑布局、组织架构、人员岗位、责任划分、成本核算等等。

专精特新公司将持续爆发供应链不断提升的需求。专精特新公司在西方叫做隐形冠军,这是由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的。他说,德国经济的发展,表面上看,是靠戴姆勒、西门子这些大型企业。但回到德国经济的产业基层,你会发现真正把德国经济支撑起来的是那些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有三个标准:第一,年营业额在2亿欧元以上;第二,产品在全球市场排前三位;第三,不为人所知。其中,第一个数据每隔三五年就会被改变,你的年营业额是2亿、3亿还是4亿,各个国家的标准不太一样。但第二和第三是一样的,在全球细分行业有没有进前三位且不为人所知。今天,中国就把这种企业叫做“专精特新”。按照最新一次摸底公布的数据,中国市场目前有47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企业将在2022年及随后几年内,集中爆发出供应链持续不断的提升需求。

利润将会集中在实现创新的企业中。 随着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开始,世界进入逆全球化的浪潮和周期。2021年,我们在供应链、在全球贸易流通,甚至在跨境电商所遭遇的诸多挫折、狙击和竞争,都是逆全球化环境所带来的。我们能干的,是回到小行业中,去优化供给,通过创新去唤醒需求,让自己在2022年成为一个行业的偏执者。这个时代,一个行业的利润,很可能只集中在少数能应对变化、实现创新的企业中。

2019年以来的疫情,把很多产业的节奏打乱了。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必须要在顺应中转型,在抵抗中成长。2022年,让我们一起成为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企业吧!

 


专注所以专业 ---- 法布劳格物流咨询与规划公司,为您提供最优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